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電玩動漫
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記者張聰秋/花壇報導〕有「磚窯故鄉」之稱的彰化縣花壇鄉,走過百年歲月,磚窯產業不敵環境變遷,目前磚窯廠已從全盛時期三十多家,驟減至剩四家,其中一家業者不忍產業就此凋零消失,把磚窯廠轉型成文創產業,讓傳統建築磚走入磚雕、造景磚領域,走出活路,希望開創磚窯產業第二春。
順達磚窯廠轉型
橋頭村傳承第四代的順達磚窯廠業者廖嫦娥,為力挽狂瀾,把磚窯產業注入新創意,寫下全縣首座磚窯廠轉型文創的紀錄。她說,磚窯倉庫改為磚雕教室成為教學場所,客製化紅磚產品,更在紅磚玩花樣,賦予藝術活力,讓紅磚跳脫單純的建築磚,變成雕刻藝術品和公共藝術品。
花壇鄉長李成濟表示,順達磚窯廠轉型後,已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生活工藝館的磚藝工坊推廣磚雕文化。公所機要秘書劉輝龍說,鄉內大約還有四家磚窯廠為在地產業打拚,除了一家轉型文創,其他三家仍繼續生產一般建築用磚塊,供應國內建材市場。
長期關注磚窯文化的花壇鄉文史工作者蔣敏全表示,花壇鄉的磚窯演變有兩個關鍵期,第一個關鍵期是一九三五年日治時代墩子腳大地震之後,日本政府為加強房子建築結構,改以紅磚當建材,鄉內瓦窯工廠因應市場需求紛紛投入紅磚生產;第二個關鍵期是一九五九年的八七水災,大水摧毀土角厝,紅磚供不應求,一九七○年代,國內房地產興起搶建風,更讓花壇鄉的磚窯廠盛極一時,當時少說也有三十七家。
蔣敏全指出,後來隨鋼筋水泥建材興起,磚窯廠面臨考驗,尤其到一九九○年代初,山坡地水土保持的環保意識抬頭,以黏土為原料的紅磚更首當其衝,政府又下令禁止開採八卦山土石,讓磚窯產業急速走下坡。
地方人士形容,全盛期磚窯廠窯體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運轉,全年無休。也有橋頭村耆老指出,當時多數村民的工作不離磚,載磚、疊磚、燒磚,「很多人都是被紅磚產業養大的。」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2014星座運勢大預言, 唐立淇2014星座運勢, 2014星座運勢處女座, 2014星座運勢雙魚座, 2014星座運勢天秤座, 薇薇安2014星座運勢
xm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