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楊采華綜合報導)中國海關署公佈11月份貿易順差竄升至338億美元,近5年來高點。但這未必反映中國出口貿易改善,多家投資銀行專家質疑「虛增」情況重現。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11月份出口較去年同期大幅竄漲12.7%。高於彭博社預期的6.5%及上月增長的5.6%。再者,11月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高達6,391萬元人民幣,遠高於8月至10月5,400萬元左右的平均水平。這也令人聯想到今年年初時香港「一日遊」和「低出高報」的貿易虛假行為。
與周圍出口型經濟體情況相背離
中國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鵠飛認為:11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尤其不利於加工貿易增長。但11月中國加工貿易較去年同期增速卻從上月負值變成增長5.2%。其次,11月對香港出口較去年同期增長也由負轉正,且在整體出口中占比超過17%,略高於歷史平均水平。
此外,陳鵠飛還觀察到,中國出口表現和周邊出口型經濟體情況也相相背離。譬如11月韓國出口較去年僅微增0.2%,也遠低於10月份的增長7.2%,而台灣日前也透露11月台灣出口金額年變動率仍為負值。
地方面臨年終GDP考核 有人為推高出口數據之嫌
路透也報導稱,中國出口數據竄增不排除臨近年終一些地區為達到GDP考核目標,會加大對出口的促進力度,有人為推高出口的嫌疑。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僅有7.7%,但同期出口增速高達18.4%,尤其對香港出口較上年同期大增74.1%,引發對熱錢加速流入的擔憂和對外貿數據「虛高」的質疑。
申銀萬國分析師李慧勇同樣評論道:一般貿易項下熱錢進入主要是通過壓低進口、抬高出口來實現,而11月中國進口低於預期、出口高於預期也恰恰說明這一點。
偽造出口發票金額 掩蓋熱錢流動
《紐約時報》也提到:有分析師認為,出現這種數字突增的異常主要是因為有些公司通過名為「往返投資」(round-tripping)方式來避稅,或者以偽造出口貨物的發票金額掩飾流入中國的熱錢。
澳新銀行(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大中華地區首席經濟師劉力剛(音譯)研究報告中指出,這與人民幣近年來升值已經極大地侵蝕了中國貿易競爭力的事實形成矛盾。他也提到,虛開發票和「往返投資」明顯導致今年前半年出口增長虛增。」
(責任編輯:王樺)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3/12/10/n4030437.htm中國11月出口貿易竄升-遭疑「虛增」再現.html 美東時間: 2013-12-09 13:35:12 P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