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開新聞中心Thomas桃園楊梅採訪報導 攝影/王言度】從過去「鋪橋造路」,到如今的「蓋房起家」,威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枝河的工程背景,讓他如今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幫助下一代台灣年輕人找到對的方向,並協助他們步入康莊大道。身為揚昇球場會員,一週有兩、三天出沒在揚昇。因緣際會下,李枝河成為中華高協「九九計畫」贊助人。
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李枝河知道揚昇高爾夫鄉村俱樂部董事長許典雅接任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理事長,而中華高協由於訓練經費不足,有些國際賽事無力以中華高協名義派員出賽。在許董登高一呼下,李枝河沒有什麼考慮,就決定成為「九九計畫」贊助人,因為他知道只需要一點外援,就可以幫助這些台灣青少年球員走出去,與世界接軌。
能為台灣做一點事,李枝河舉雙手支持,但這其實不是他第一次作善事。上網搜尋「李枝河」,網頁前幾條「無盡身教李枝河、澄清太菩薩…。」沒錯,這就是他。追隨聖嚴法師習佛多年,李枝河渡化人心的話,宛如江河、滔滔不絕。
提到「佛渡有緣人」,李枝河不斷強調「捨、得。」不要看重凡世間種種的「捨不得」,把眼界拉高,就可以看到未來世的「一捨一得,又捨又得、多捨多得。」
搞建設,黑心可以賺很多錢,用心則可以打好百年基業。對公司治理,李枝河覺得做事合理,待人照理,自然就會諸事順利。經營事業,獲利是應該的,賺到名聲才算了不起,這跟在高球場打球一樣。
有的人看到球出界,心情就受到影響,開始懊惱這一球、自責這一桿。李枝河看到的卻是機會:可以名正言順的再打一桿,還不會被桿弟白目。他說道:「多打幾桿身體健康,少打幾桿心情愉快。一場球敘,心情好壞,都由自己決定。」
看來很阿Q的想法,但不認識李枝河的,可能誤以為他常常開球出界,是球場上的三輪車族。其實不然,李枝河的十八洞成績可以在八十桿以下,也可以在八十桿之上,完全看同組球友的程度。他的擊球風格十分「配合」,成績、球距還會自動調整,感覺有點像是「高球郎中」,醫的是球友們的心情。
跟李枝河打球很好玩,十八洞談笑風生,心情好極了。雖然一出手就贊助幾百萬元的建設公司老闆,但跟揚昇球場桿弟們卻熟到如數家珍,知道誰家嫁女兒,哪家娶媳婦,難怪有「不老頑童」的封號。
李枝河說打球最適合談生意,打一場球,就知道這個人能不能合作。從打球的態度,懂不懂規則禮儀,記桿數老不老實,就知道這個人和這家公司的底細。
「打一場球,比請徵信社還準確,做生意前,我都先約打一場球。」他說道。
打好球開心笑,打壞了,也是笑呵呵!十八洞、四小時逮到機會就走路,從沒看他碎碎念,真的好咖,難怪球約不斷,每天泡在球場裡。這種日子,真的像神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