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台灣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台灣的新年特色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台灣人過年活動從農曆12月16日的「尾牙」開始。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別是生意人,為祈求新年發財,輒以牲體、金紙祭祀,並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賞員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時,將要解聘的員工,僱主以雞頭相向,表示明年請另謀高就。因此,台灣有諺語:「吃尾牙面憂憂,吃頭牙撫嘴須」。意為尾牙餐事關工作去留。
每到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日這天,台灣人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豬、羊、雞、鴨、魚之類禽畜海鮮,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從這天起,「過年」也就開始了。
農曆24日是老百姓送神升天的日子,與閩南的臘月23日送灶神一樣。祭品中必須有「甜圓仔」(湯圓),粘在灶口,讓灶神「好話傳上天,壞話去一邊」。這一天,還要大掃除,將家中一切「晦氣」掃除掉,好迎新年。
除夕,台灣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農曆十二月的大小而別。「暝」即歲暮之意。除夕之前,台灣人也都要進行全面大掃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紛紛備辦年貨,忙得不亦樂乎。
到了除夕這天每家每戶往往先將象徵新春祥瑞、萬事如意、招財進寶等內容的春聯,貼在自家的門窗、糧囤、豬圈、井台等處,爾後在堂屋供桌上擺設供品、香燭,以祭拜祖先並迎接他們「回家過年」。從這時開始,燃放煙花、爆竹之聲此伏彼起,熱鬧非凡,而且一直延續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島內全家人都要歡聚在一起「圍爐」,即一家男女老少團團圍坐在火爐或火鍋旁吃年夜飯(或叫「團圓飯」)。這一餐當然要格外豐盛。
年夜飯中,除要吃象徵全家團圓的魚丸、肉丸和寓有「食雞起家」之意的雞肉,以及表示「年壽長久」的韭菜,還有各種極富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湯圓、年糕,特別是吃「烏龜豆沙年糕」(一種用刻有烏龜形狀的木模壓制而成、內包豆沙餡子的年糕),則有益壽延年之意。此外,還有一種鹹味蘿蔔年糕,食用時需經火烤熱後再用紫菜包起來吃。它除了具有解葷腥、調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來年「好彩頭」之祝願(台灣地區稱蘿蔔為菜頭,與「彩頭」諧音)。
年夜飯吃過之後,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給法也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裡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則是大人們事先用紅線繩纏好並系成一個小套環,套在他們頸項上的。
年夜飯過後便是守歲。在台灣,「守歲」也叫「長壽夜」,象徵晚輩祝願父母長壽。「交時」(半夜12點)一過,進入初一,人們就集合老少,用紅白米糕來敬祀神明,祭拜公媽(即祖公祖婆),然後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正月初一這天,人們都會早早起床,梳妝打扮和洗漱停當之後,便開始了極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請安、祝福,以及走親訪友或遊覽公園等等,迎來送往,熱鬧而愜意。人們普遍沉浸在歡樂、慶賀、幸福、美滿的節日氛圍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帶著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門,女兒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這天,被台灣人視為不吉利之日。人們多不出門,晚上也早吃早睡,這也是鬧中取靜的休息良機。
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熱鬧一場。
從大年初五日開始,許多人便開業的開業,上班的上班了。
初九這天,相傳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戶戶都需備下最好的美酒佳肴並燒香祭拜、演戲誦經,為這位「天公」祝壽。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節的最後的一天。
此後,接踵而來的「元宵節」,乃是整個台灣新年的最後一幕。這天,每個家庭都要按傳統習慣吃湯圓、賞花燈。在圓月之下,各式彩燈競放光明,並有舞獅子、耍龍燈、迎「鼓仔」等活動,豐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別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孩子們,紛紛手提花燈、口誦歌謠地過街串巷,如同魚游海底,為熱鬧紛呈的元宵之夜更錦上添花
檢視圖片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